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窃符救赵中国历史事件

窃符救赵,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故事概况为: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生死荣辱为轻的优良品德自古以来,饱受称颂。

窃符救赵介绍

基本信息

该成语出自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5年),秦将王陵围困邯郸,魏国害怕秦兵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典故

原文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却又“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夷门侯生向信陵君献计:“‘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王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又从侯生计,带屠者朱亥一起“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今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翻译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的长平军,又进兵包围

关于窃符救赵赵首都邯郸。信陵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给魏王和公子书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一个隐士,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向信陵君献计:“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进出魏王的卧室,作一番努力能把兵符偷出来。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了三年,从魏王以下想求人为她父亲报仇,但没有找到。于是如姬对公子您哭诉,您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想为您去死都在所不辞,不过没有机会罢了。您只要一开口求她,她一定会答应。那么拿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可以向北援救赵国,向西打退秦军,这是王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求如姬,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公子又听从侯生的计策,带原隐居在屠市中当屠夫的朱亥一起去。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仍怀疑这件事,抬头(“手”通“首”)看着公子说:“我现在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想不听从。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椎,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掌管了晋鄙的军队。然后挑选得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 

这个历史故事已成了现代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郭沫若编的历史剧《虎符》就取材于这段历史。

邯郸被围。赵孝成王派人来求援兵。坚持观望态度的魏安王,口头上应允,而密令带着30万军队的晋鄙将军,停留在汤阴,不肯北进,不肯去进攻围着邯郸的秦军。

这叫魏公子信陵君,怨恨了。

信陵君与安厘王是异母兄弟。他为人善良,待人有礼。就是那些没什么本事的人,他也愿意交往。从来不以自己的富贵而慢待人,因此,天下的名士争相奔附于他。他门下的宾客经常保持在3000左右。他的贤名,远扬天下。他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他与平原君交往很厚……

而且,新近平原君又托人给他带来一信。那信上说,平原君所以愿跟信陵君的姐姐结为婚姻,是平原君以为信陵君能解他人之困。可是,邯郸被秦兵重围,却不见魏国的援军赶来救急。“信陵君啊信陵君,你乐以助人的美德哪里去了?你姐姐担心邯郸城破,日夜悲泣不止,眼泪已经流干,再哭,就要往外流血了。信陵君啊,不念赵国,怎么连你姐姐也忘了呢……”看着平原君的来信,信陵君的心碎了。

可是,魏王却按兵不动,信陵君怎么能不怨恨呢?

怨恨埋在心头,信陵君闯进宫殿,去见魏王,请他速命晋鄙挥军北上抗秦,魏安王却说:

“不可!邯郸存亡当不明朗。倘若援救不力,秦兵攻下邯郸之后,必然调转头来攻打我们魏国。要真那样,援赵不是与引火烧身没两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