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恐怖?

时间:2020-06-24 09:22编辑:奇闻异事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V眼看世界 > 奇闻异事 > 手机阅读

现在的双缝干涉实验是普通高中物理的基本实验。可谁曾想到就是如此简单的实验,将人类彻底带入到反常识的量子力学中。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26.png

为什么说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恐怖?

最早的双缝干涉实验是托马斯 杨在1807年做的,在此之前,人们对光的认识受到了牛顿权威性的制约,普遍认为光是一种极小的微粒。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发现光具有干涉性,这就意味着光也具有波动性。

如果我们在两条细缝的后面,装上两个粒子探测器,当粒子探测器工作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哪些粒子,是从哪条缝隙中过来的。但科学家们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结果,就是当他们打开探测器,获知了粒子到底是从哪个缝穿过来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消失了。而如果关闭探测器,不知道粒子是从哪个缝隙穿过来的时候,干涉条纹又出现了。

此时,充斥于空间的静态光粒子就能迅速攫取磁粒子激态能,周围的静态光粒子被转化为震动态光粒子,聚集于磁场或物体周围,即形成了光源。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47.png

磁粒子因为释放了一半的能量,重新回到基态形式,并保持稳定状态。磁粒子的这一特性,使得磁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成为粒子的最小结构单位,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物体内粒子和磁场。磁粒子的自转和周转的动能之和等于光速动能的特性,也是磁场和粒子内能的贮藏形式和能量来源,同时也是解说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起源和本质的基本原理。

延迟实验的精髓就在于记录电子在穿过双缝后的样子,由于只有单个电子,所以它穿越任何一条缝隙都能被直接看到,因此屏幕上的波态干涉条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粒子态的痕迹,而一旦把记录电子轨迹的机器关闭,那么明暗条纹就会马上出现,一旦开启机器明暗条纹就会马上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奇闻异事本月排行

奇闻异事精选

奇闻异事推荐

  • 杀人只为抽取脂肪  秘鲁的这个操作到底

    杀人只为抽取脂肪 秘鲁的这个操作到底

  • 王昭君墓在哪里 为何无人敢挖

    王昭君墓在哪里 为何无人敢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