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合纵连横(2)中国历史事件

合纵连横( hézòng lián héng)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一般人都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但事实上,苏秦比张仪小,是张仪的政敌,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这么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当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是个年轻的游说者,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说的倡始者。

合纵连横(2)介绍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③,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燕、赵两国"亦以事属犀首",接着楚国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见4国属公孙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复相魏。"①此即所谓犀首"佩五国相印,合纵连横"②的一次"合纵"运动。

公孙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取代张仪为魏相国,乃于次年合东方六国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③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④。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大败联军的韩、赵、魏3国军队,斩杀8万人,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失败。

③ 《战国策·魏策》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②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① 《战国策·魏策一》

② 《吕氏春秋·开春》高诱注

③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④ 参加这次联军的据《史记》的《秦本纪》、《楚世家》皆有齐国,《六国年表》无齐参战、故一般认为只有五国,实应有齐参加,应为六国。

公孙衍为了牵制秦国的兵力,还联合少数民族义渠同秦对抗。在秦军与三晋军队交战时,义渠军发兵向秦进攻,在李帛打败秦军⑤。

这次六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显赫的。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⑥说明他们发动的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自此以后,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各大国间纷纷拉拢与国以对付敌国,这种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及军事结盟就不断出现,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战国后期,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公孙衍与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叫做“连横”。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在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开展激烈的斗争中,外交和军事上就产生了合纵、连横的活动。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韩非子·五蠢篇》),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这时各大国之间,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展的策略问题,有纵和横两种不同的主张。所谓纵横家,就是适应这种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他们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来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韩非子·五蠢篇》)还宣传:“从(纵)成必霸,横成必王。”(《韩非子·忠孝篇》)纵横家的缺点是,他们重视依靠外力,不是像法家那样从改革政治、经济和谋求富国强兵入手;还过分夸大计谋策略的作用,把它看作国家强盛的关键。张仪在秦国推行连横策略是获得成功的,达到了对外兼并土地的目的,使得秦惠王能够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语)。这是因为他用“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的策略,配合了当时秦国耕战政策的推行。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看,当时那些弱国是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从策略上说,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从属)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随着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合纵连横的具体内容也跟着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到长平之战后,变成了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